第六十一章:“孤傲的特种兵”(一)
“你好!请问是军属重狙连连长李浚萁吗?”汪勇签发完作战参谋递过来的一则作战日志后,拿起电话就这么问。
那边传来标准的普通话:“是的,参谋长,您请指示!”
“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?”汪勇问。
“已经搞定,第一次远程狙击试验很成功。我已经报给了李(向龙)参谋长。”那边的声音透着兴奋和自豪。
“噢,不错,不错。那看来我们又有一个防御利器了。噢,对了,请你的一个小组协助一下前方的反侦察作战吧。哦,那先这样吧。”当那边答是时,汪勇不待听到后边的回话,立即挂断电话。因为,又一名作战参谋递给他一个情况报告。
他大致看了看,就签字了。然后,作战参谋敬礼后转身离开了。汪勇后来才知道,李连长后边的话是:我亲自协助。
现在,也就是2049年11月22日13时40分时刻,深入敌后的机步第187师侦察参谋强昆仑看到的最后一幕是:虽然我军进行了15分钟的火力反准备,但“史奈德”营那些被重炮击倒的机甲战士重新站立起来了。虽然它们披烟带火,伤痕斑斑,但,那些机甲战士,确实是重新站立起来了。而隐藏在附近的德军维修队不顾我军持续的炮击,仍然顽强地展开着抢修作业。
尽管要塞方向打来的重炮不断覆盖着这里,但德军抢修人员似乎不为所动,他们干脆乘坐着装甲抢救车前来抢修。更主要的是,德军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暴露,那些受伤的机甲战士开始挪动它们的步子闪展腾挪了。13时43分时刻,来自要塞方向的炮击明显减弱了。因为,“联合国军”大批的战斗机掠过“史奈德”上方,直扑东临岭方向。
从13时44分始,汪勇再也没有接到强昆仑的报告,这让他在对侦察科长潘玉强说话时,忍不住加了一句,“潘科长,你们要每隔5分钟与他们联络一次。”潘玉强答是。不过,汪勇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心里有一丝丝的堵。
截止现在,作为参谋长,他对于当面进攻之德军的部队番号、武器装备、攻击部署等情况,也基本上知道了。现在,师炮兵指挥所那间大指挥室里可热闹了,不断有人进出进入。每当有人进出之际,里面就会传来阵阵吵杂声。这让汪勇心里顿时觉得烦,就干脆打开炮指的现场摄像头。此时,汪勇是在师指挥中心里。
屏幕上,炮指的主任在和师长杨矛低头看着全3D沙盘。两人不时抬起头来注视着炮指正中的那块大屏幕。当然,炮指的这块大屏幕与指挥中心的3号大屏幕图像是一致的。它们都在同步播映着火力反准备的情况。
汪勇想到,师长肯定在和炮指主任商量着强昆仑刚才的情报,我军重炮为什么未能摧毁德军的机甲战士。是啊,我军重炮为什么未能摧毁敌人的机甲战士呢?为什么呢?他再次想到了强昆仑,再次想到那些牺牲的侦察兵们,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愤懑之心,忍不住照着桌子狠狠地捶了一下。
嗵——这个声响在指挥中心里显得异常之大,让参谋们忍不住抬头看看。汪勇意识到自己失态了,就挥手示意大家继续作业,不用管他。然后,他径直走出指挥中心的大门,又到情报中心去了。
潘玉强正在苦着脸。现在,唯一能够深入到敌纵深20余公里的强昆仑他们,情况不明,生死未卜。而其他侦察群,虽然有进去的,但都不在敌可能的主攻方向上。我的老天啊,这可怎么办呢?他正想着,看到参谋长进来了,就赶紧站了起来。
“潘科长,你有什么好办法?”汪勇开门见山地问。他知道,潘科长也在发愁当中。堂堂一个师的防御,前方竟然没有可靠的侦察配系,实在不知道这仗究竟会打成怎样的?这个共同的想法,此时把潘玉强和汪勇的心紧紧地连成一体了。所以,汪勇直接问,潘玉强直接回答:
“参谋长,强昆仑情况不明,我们是不是再次派遣新的侦察力量深入敌后?”
“是的。我也是这样想的。趁着火力反准备这会儿。我们是该再次派遣一支侦察力量深入到敌后了,以便敌人发动进攻后能够让我们掌握情况。”
“那么,我们派谁呢?”汪勇几步走到潘玉强跟前,盯着他的眼睛问。
“让‘孤傲的特种兵’小组出击吧。”潘玉强向下猛然挥手说道。
“他们现在的位置在哪里?”汪勇直接这样问。
潘玉强用手划拉一下全3D沙盘,然后说,“根据刚才他们的报告,他们已经消灭了敌人的那个侦察机甲战士小组,就在这儿。”
沙盘上,清楚地显示着一个侦察兵的队标“红三角”标志。“红三角”的标志上辍着一个十字架。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,那是一个排长的标志,表示着这是一个排级侦察机构的队标。它的位置,此时在东临岭东北方向6公里内,正迎着“凯西特遣群”进攻的方向。
“很好。白正帆干的漂亮!”汪勇看到这个图标后心情稍微轻快了一些。
就在火力反准备前,白正帆带领他的“孤傲的特种兵”小组小心翼翼地通过我军防御敌侦察兵的前沿雷区,刚刚兵分三路包抄过去时,尖兵班的一辆摩托战车被炸得飞了起来。顿时一死一伤。而密集的机枪子弹把爆炸点的四周封锁的严严实实,丝毫不让他们前去营救伤员。哒哒的机枪子弹打得树枝哗啦啦地向下直掉。这让他马上意识到,对面决不是普通的敌人,一定在周围布设有探测传感器装置,必须要更加小心。想到这一点后,他通过通信机下令停止前进,全体下车战斗。然后,轻轻地打出一行字问:“猎手1号,我是孤傲1号,请求支援。”
那边也回复一行字:“收到,明白。你稍等几秒钟。”
果然,大约十秒钟后,那边又打来一行字:“你的前方有一条小路,小路旁边的树枝上看起来有饵雷;敌人的机枪我可以给你干掉,但传感器和饵雷我这儿没办法。不过,现在我能够看得清楚,那里就是一具敌人的机甲战士,它的双眼已经被我们打瞎。现在的防御,应当是对方的远程遥控。这是我的判断。所以嘛……”
砰!前方一声响,只听到半空中有零件飞起。然后是物件重重落地的声响。白正帆明白,敌人的机枪应当被干掉了。
其实,狙击中士老西(书友:“桂西老屌”)刚才打掉的正是那个不断向东临岭开枪的大口径狙击枪。不过,此时这枪发射的不是狙击弹了,而是一串串小口径的普通弹。这是什么鸟枪?既能打大口径子弹,还能打小口径的普通弹?他打中它后还这样疑惑了一下。
白正帆现在终于清楚了。原来那个家伙就是一个破烂机器人啊。我说怎么打得那么精准啊。好,机器人不难对付。既然猎人1号说它是什么机甲战士,而且双眼被毁,是被远程遥控着防御我的,那么,我就有办法了。
他轻轻地对他的驾驶员说,“传话过去,让9班长的车连续发射三枚电磁干扰弹,保持隔离时长3分钟。”然后,看到驾驶员匍匐前进到9班长的位置,9班长给他信号后,等驾驶员回来后,就又说,“传话给7班长,让他派遣3个蛇形传感机器人。看我的手势。”
他的驾驶员又匍匐前进过去了。然后,他看到,7班长那边打手势,意思是收到了。
白正帆等驾驶员爬回来后,看了看手表,此时正是13时29分。看完后,他举起右手,向右边一压,那边9班长的驾驶员扬了扬拳头;然后,他又举起左手,向左边一压,那边7班长的驾驶员也扬了扬拳头。
白正帆老远看到,9班长从卧倒姿势换成跪姿,手上扬起一支看起来像信号枪那样的枪,向空中打出一发看着像信号弹的弹。
其实,这个弹也只有李浚萁和老西能够通过他们的专用望远镜看得清楚。“云起衣侦察小组”只看到那里有一道什么升起,然后无法看清弹道。但真正的是,那里确实升起一个什么也没有发散的弹种——战术电磁干扰弹。顿时,从李浚萁的电脑屏幕上上去,那里呈现出一团电磁迷雾。李浚萁转换了几个制式的小屏幕,发现,红外制式和光学制式的小屏幕中显得一切正常。很好,这个小组的装备不简单啊。他这样想。
然后,他透过红外制式看到,白正帆左边的施放了3个蛇形的什么东西。那东西在放大的屏幕**,东一扭,西一拐,向“那边”爬去。它们速度很快。然后,就看到,一团火光在红外制式屏幕中炸响了。嗯,看来引爆了一个饵雷。
其实,李浚萁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情况。此时,7班长正在展开着“探路行动”。刚才爆炸的就是他的一“条”蛇形传感机器人。不过,他现在基本上能够确定饵雷的位置了。现在,已经有两“条”蛇形传感机器人打通道路了。他下面要做的就是诱爆作业。他扬起手来,给排长示意。排长看到他的手势,点点头。他立即再次施放三“条”蛇形机器人,嘿嘿,与前边的不同,这是蛇形排爆机器人。
只见这三条蛇形排爆机器人速度很快,沿着前边三条蛇形传感机器人标注的路线,奋力**,但不同的是,它们的身后,都留下细如头发的“痕迹”。当中间这条跑到前边那条爆炸的地点时,7班长按动了一个按钮。顿时,一团火光升腾在树丛中。
“老西,那是什么东西?你看清楚了吗?”李浚萁这样问老西。
“连长,我想那可能是某种导爆装置吧。”老西的眼睛此时死死地盯着目标周围的情况,唯恐它周围又冒出一挺机枪来。
“上车!冲——”白正帆终于听到第三声爆炸了,不过,当这第三声爆炸声响起时,天空中,早就腾空飞掠过千条万道的弹道。而且,远方,不断升腾着爆炸的火光。
投弹,再投弹。老西这回看清楚了,那帮“孤傲的特种兵”丝毫不手软,接连向那儿投掷了三枚手雷。顿时,他的仿真放大图像中显示,那里不断炸出一堆废铜烂铁来。而此时,最后一枚电磁干扰弹刚刚落到地面上。
“上校,我们的侦察机甲彻底失去功能。”凯西上校的2号操纵员亨特这样报告说。
“是的。我看到了。它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了。让我们为它哀悼吧。”凯西说完,装模作样地在胸前比划了一个十字,然后又喝了一口威士忌。这看得2号和3号操纵员都想笑。
然而,凯西上校并不像往常那样,在喝完酒后,顿时严肃起来。他大声问,“舒尔兹,我们的战略是什么?”
3号操纵员马上硬是忍住笑,大声回答说:“上校,我们的战略是趁势向前推进。准时发动攻击。”
很好!凯西上校听到舒尔兹的回答后,终于笑了起来。
不过,他大声问,“舒尔兹,‘史奈德’营情况如何?”
“上校,根据战场全息数据显示,‘史奈德’损伤很大,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损伤。全营机甲战士的外设损毁很大,正在抢修中,预计全部修复需要2小时。我建议,由第3机甲战士营接替其接任主攻,同时……”
3号操纵员讲时忽然顿了一下。凯西大声说,“舒尔兹,你就说吧。”
“上校,为了增强第一时间的突击力量,我建议,我们的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要担任伴随攻击。”
“非常好!舒尔兹,你不愧是我的执行官。你下令吧,咱们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开始向前方运动。”
在森林的背景下,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巨大的机甲战士开始行进了。这个营的机甲战士与前边行进的机甲纵队相比,要高出一个整头,大约有40米高。尤其是凯西上校所在的机甲战士,竟然有50多米高。
它巨大的步伐和踩到地面上的深坑,令人惊讶!
不过,这崔战鼓以后看到的。此时,他在汪勇教授的课堂上一边听着课一边想着,“那个李连长到底有什么能耐?让汪勇教授如此推崇?”
而他的身后,李浚萁少校一边记着笔记,一边托着下巴听着汪勇的课。
汪勇讲道:“德军,是欧美军队中最能经受起各种严酷战役战斗考验的军队。远的不讲,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,他们真能打。没有援兵,没有补给,天寒地冻;而在北非战场上,隆美尔以劣势的非洲军团就把英军和美军打得东奔西跑……所以,真正与德军交手,我们中国军队能打赢吗?何况,德军此次攻击松山要塞是采取了强击群战术。只不过,人家叫‘凯西特遣群’。这与我们以往判断的敌人会使用大规模兵力实施攻击严重不符。怎么样?同学们?”
仁军师、风军师以及崔战鼓听到汪教授这句话后,顿时沉思起来。
